诺诺数科| 诺诺网 您好,欢迎来到诺诺数科! 退出| 立即注册| 新手指引|

3年前,互联网金融发展萌芽期,作为崭新的技术应用,互联网让金融信息化有了更广阔的空间,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开始通过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接受金融信息和服务,金融服务效率大大提升,很多先知先觉的金融企业和互联网企业有了战略性前进的机会;但是,随着越来越多打着“互联网金融”旗号的影子银行业务粉饰登场,现有中国的“一行三会”分业监管体系难以覆盖,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开始爆发。

互联网金融的中国机遇
中国发展互联网金融具有很多特有的优势。
第一,中国人口数量多,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并且财富积累速度惊人,如今移动支付手段在中国已成大势。互联网巨头同大型银行进行合作,形成新的适应金融创新和支付环境的一个条文、框架,十分契合现在的金融创新与金融安全要求。
第二,互联网金融有利于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这对于现代金融起步晚的中国是一个弯道超车的机遇。
第三,“一带一路”是中国经济再开放的机遇,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最佳路径。如果互联网能有效支撑“一带一路”资金和资本的互联互通,通过信息技术降低跨境金融交易的成本和风险,无疑是互联网对于金融国家安全、金融创新的战略性支持,也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

监管应顺应行业发展规律
中国特色的“金融+科技”发展大势是不可逆的,而相关行为的监管问题则依然要遵循金融行业的基本规律,并借力互联网金融行业自身的发展规律。参照金融业发展规律,结合中国二元经济的客观现实,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大致可以预测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渠道为王”阶段,由于“同质化服务”严重的商业银行统治着百姓理财市场,互联网金融初期属于那些有流量渠道优势的互联网巨头。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尚处在攻坚阶段,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尚未形成,各类型的理财机构鳞次栉比,诸多财富管理产品良莠不齐,资产管理专业化品牌没有建立,普通投资者对风险的认识远不成熟。金融服务必须要“寄生”在信用链条上——门户网站的信用在这一阶段,弥补了市场信用的不足,这种现象也发生在电商的竞争演变中。
第二个阶段是“产品为王”阶段,当前P2P行业虽然饱受“跑路”现象诟病,但是越来越强调服务的特色化、强调基础资产的优质化,充分反映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进步。同时,部分券商追求在互联网上提供一些个性化财富管理服务,专业的网络信用链条平台出现,试图把传统的、中心化的、集中式的金融机构,以更多有各自特色的、分散的服务团队和产品所替代——“大而标准”的服务,被“小而美且有特色”的服务所取代——互联网金融格局绚烂,下半场竞争也将格外精彩。
特色化的互联网金融随着竞争的优胜劣汰,早晚会进入第三个阶段,也就是“寡头垄断”阶段,这是金融行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决定的。互联网金融“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寡头垄断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减小了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以至于最后不排斥在同一金融品牌下和谐共生。更为重要的是,金融监管对大小机构一视同仁,应对监管的成本负担,使得一家一户的小金融作坊难以在薄利时代下独善其身,更大更紧密的合伙制企业应运而生——现代企业的分工协作机理,无外乎是在新技术下再次发挥作用。
因此,伴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客观发展规律,金融监管部门应定位自己成为服务者和护航者。说白了,如果在金融交易过程中损失了客户的本金,谁有责任和能力去赔付?如果互联网金融企业有责任,如何确保其有足够的资金进行赔偿?
展望未来,互联网金融直接关系到普通老百姓的资金安全,监管技术的应用就格外重要。普通百姓现阶段参与互联网金融、参与比特币交易,首先要明白其所承担的风险远远大于投资A股和债券市场。百姓资金关系民生安全,需要新的互联网监管首先着力关注,切不可为了创新而创新。

不可迷信大数据或AI
互联网金融也是金融,在资产定价和风险定价中,基础资产的基本面是第一位的,数学工具和人工智能(AI)可以助力、但有局限性。任何一个金融市场都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始终都在博弈中,越是技术控们强调“大数据”的无所不能,越是给金融投机客提供了“出其不意”的套利机会。
对于金融市场而言,“回归模型”、“大数据”、AI的概念应该理性看待,并从统计科学角度合理指导交易。
P2P借贷坏账多,其客户基础数据可信度差是根本原因;而众筹交易中对拟上市公司进行行业背景分析,也是数据越多、来源越复杂,数据的可信度就越低,非专业甄别的大数据只能加大投资分析的失误概率。进一步延展到互联网的商业化应用。
总之,不同于面向百姓的零售金融,对于靠投资能力和风险定价能力吃饭的批发性金融——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迷信大数据和AI的蛙跳式发展几无可能,只能立足刚刚开始起步的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不同规模和发展阶段的企业客户,立志真正成为实际意义上的企业与投资银行(Corporate & Investment B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