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诺数科| 诺诺网 您好,欢迎来到诺诺数科! 退出| 立即注册| 新手指引|

   金融这个“高大上”的行业,在农村似乎一直水土不服。但是,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农村金融在近几年出现了历史性的破局机会,借着移动互联网的风口,“猪要飞起来”,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规范的服务。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农村社会现状不容乐观。老龄化社会逐渐到来,人口红利将消失,首先影响的是劳动力对外输出的农村;农村劳动生产者文化水平低,技术人才外流导致自身生产增加值下降;虽然农民打工收入增加较快,但家庭经营收入增速放缓;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习惯改变,也没有改变农民消费支付方式,相反现金支付占比继续扩大,严重抑制了农村金融的发展。一方面,大多数金融机构不愿意去农村开网点,或因网点成本较高,农村居住密度低,又或因金融业务量不够,容易导致这些网点入不敷出。然而,笔者春节期间走访湖北多个区县时发现,乡村中老年人群体仍然坚持用存折到金融机构网点办理业务,而“80后、90后”人群则普遍使用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另一方面,农民往往没有抵押物、担保人,面对这些“硬伤”,银行很难放心把钱借给农民。但同时,农民在农业生产、添置房产、婚丧嫁娶时,又有借款需求,在笔者采访的农民中,大多数人的借款都是通过亲戚朋友筹集或者依靠民间借贷,非常不正规。 

  农村金融一直是困扰着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老大难”问题。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对“新常态”下实现农业农村的新发展,给出了明确答案。文件指出,推动金融资源更多向农村倾斜,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村普惠金融,降低融资成本,全面激活农村金融服务链条。同时,文件首提互联网金融,表示将引导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在农村规范发展。长期以来,国家在农村金融改革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做了很多有益尝试。中国农村金融改革12年来,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金融体系和多层次的市场主体。但是,农村金融依旧困难重重,主要表现在普通农户的信贷可得性偏低,资源配置扭曲,覆盖成本较高,风险控制不力以及征信普遍缺乏等。这些问题相互交织,甚至产生了负面导向,使得农村金融这一系统性工程任重道远。 

  近年来,“淘宝下乡”如火如荼,从而在电子商务基础上产生了新的支付方式和融资模式。通过互联网云计算处理电商平台上留存的海量数据,亦为农村征信的开展提供了新可能。一种不同于传统金融的服务模式正在形成。业界普遍认为,互联网金融的下一片蓝海在农村,金融作为实体经济的“血液”,对农村地区供血明显不足,互联网金融在农村的渗透则有助于这一问题的改善。面对阿里、村村乐、宜信等互联网平台对农村传统金融服务商的冲击,以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服务机构,纷纷加大对农村互联网金融的投入,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全力推进农村普惠金融。 

  毋庸置疑,互联网金融在促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提升小微企业融资覆盖率,降低投资理财门槛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这对于互联网金融来说并非易事,资本的逐利性使得互联网金融同样面临和传统金融一样的问题,服务农村实体经济是期限长、见效慢、收益低的苦差事,看看周围有多少P2P沉迷于资金池和自融业务的监管套利,就能明白互联网金融在农村的发展亟待引导和规范。中国人民银行消费者保护局局长焦瑾璞曾公开表示:“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型的金融理念,现有的金融监管体系尚不完善,存在一定的监管缺位。” 

  对于互联网金融这个年轻的行业来说,能够成为中央一号文件的热点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但这只是开始,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应遵循三个方向。首先,以信贷为主、投资理财为辅,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丰富农村互联网金融产品,整合农村闲散资金和小额信贷,以农村资金助力农村经济发展,释放农村金融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其次,合作共赢,实现普惠金融,农村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并非只有竞争,而应互为补充、齐头并进。只有传统金融的深度与互联网金融的广度结合,才能创造农村金融新生态,落实国家普惠金融战略;再次,金融大数据成就金融大信用,大信用关键在于“大”,源于大数据科学的应用,在个人信用评定工作中能够节约时间,利用云计算个人信用给予金融支持,大大提高金融效率,真正实现信用经营与资金经营的分离,推动农村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